就我一个人是反派啊 第23章

曹骞的自我介绍让在座的员工们都愣住了。

改变世界?这老板好大口气啊。

看着众人脸上惊讶的的表情,曹骞缓缓出声。

“想必大家都知道我们新景科技的主要项目是什么。”曹骞手指轻敲着会议桌,声音沉稳。

“手机,这我我认为未来互联的主要使用场景,大家都是电子行业的从业者,诺记的塞班系统我想大家都有所了解。”

“而在体验过塞班后让我看到,手机系统不可估量的未来前景。”

“手机原本只是打电话收发短信的工具,但是操作系统的引入让它成为拥有更多应用更多功能的媒体终端。”

“大家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手机就能进行文件处理,能够即时通讯,甚至看电影,玩大型游戏等娱乐方式也能通过手机进行,你们会日常会更多的使用电脑还是手机?”

在众人听起来,曹骞的话极具蛊惑性,但是大家毕竟都是冷静到极致的工科学霸,不会因为这些话就轻易相信曹骞的判断。

“但是以上设想,都建立在一个条件上。”

“那就是更好,更适合智能手机的芯片。”

说完这些,曹骞转过身擦去白板上的名字,在上面写下:架构、设备、系统、工艺、材料、EDA。

“这是芯片领域的几个核心,我们华夏基本全面落后,不知道各位觉得哪个领域是你自认为最无力的?”

大家纷纷出声,说什么的都有。

曹骞面色沉静,听着众人的答案,然后转手在EDA上画了个大圈。

“我认为是EDA,现如今的光刻机行业都被钉死在193nm波长的光源上挣扎,我们的光刻机虽然不比尼康等一流厂家,但是整体还是处于一流和二流之间的水平。”

“而架构和系统都有开源的项目可以选择,工艺和材料虽然稍显发力,但是同样处于追赶的状态。”

“唯独EDA软件,国内没有集成资源,我们甚至想要追赶都是一副无能为力的状态。”

“所以,前些年我在参与并且投资了一个国外的实验室,开发了这款EDA软件集。”

国外的实验室是作为技术来源的一个幌子,流传出去也无所谓,反正所有人都查不到。

更不会有人因为查不到信息,就认为这是曹骞一个人拿出来的技术,因为这比龙王萧天野这个莽夫最后一统江城商业还要玄幻。

曹骞打开电脑上的EDA软件。

这是曹骞选出的比较适合现阶段的版本,大概领先市面上2-3年的水平。

通过投影的展示和曹骞详细的介绍。

众人的眼睛越来越亮,全新的EDA软件,大量自主研发的领先接口ip,一旦对接工艺厂的设计数据包,那么很显然新景科技就能直成为电路板设计最上游、最高端的产业竞争者。

他们这一刻有些庆幸加入新景科技,虽然他们依旧对智能手机这个项目的前景依然看得不够明朗。

但是仅仅这个EDA软件,就代表了老板曹骞对于电子行业的野望!

直接从根本上参与竞争,而不是像他们预想的那样从下游进入市场。

事实上如果曹骞单纯只是安排大家进入这些细分领域的研发,即使大家都是热血青年也会觉得曹骞有点急了。

因为现在华夏想凭借别人的技术去做芯片都有些困难,居然想率先攻克更基础的东西,这不是好高骛远嘛?

但是现在和市面上的EDA软件对比,最好最先进的EDA软件在新景科技手里,不由的让他们产生了很大的信心。

看着大家兴奋的模样,曹骞也忍不住微笑了起来,果然年轻人就是有冲劲。

此刻带着笑得曹骞非常的帅,但是更吸引人的是曹骞的感染力,他现在的声音有些微微的狂热:“或许大家还不知道新景科技名字的由来!”

“让我们,来带领全世界看一看新的风景!”

“接下来我们新景的市场部门会率先让我们的EDA软件和各个工艺厂对接。”

“而我会主持芯片方面的研发工作,系统方面,我会给软件部门一些基础的要求,软件部门在我的方向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工作。”

着手安排了几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后。

曹骞把手里的油性笔一甩。

“还等什么呢?从我们新景科技开始,让世界重新认识一下华夏吧!”

“喔!!!”

......

结束会议后,已经中午了,简单吃了午饭。

下午曹骞找到导师周长青拉下脸给自己请来的盛博鸿与胡永进两位科学院院士。

“盛教授,胡教授。”

曹骞微微欠身表示尊重,和两位教授握了握手。

早上的会议后,来自科学院的专家和研究员们,已经知道曹骞手上拥有先进的EDA软件,这让两位教授对曹骞也很有兴趣。

盛博鸿虽然头发已经花白了,但是中气十足:“早就听老周说起过你,一直为你觉得惋惜,我一直觉得一个人才而已,既然心不在此,那就没什么好惋惜的。”

“如今看来,确实是值得惋惜。”

胡永进虽然年过五十,但是在科研这条道路上还属于壮年的中流砥柱,同样也是笑着说。

“是啊,华夏整个半导体行业都这么艰难,但是没想你居然不声不响就给我们一个大惊喜。”

三人寒暄了几句,曹骞直接问两位院士。

“两位都是华夏半导体行业的泰斗,我能不能向两位了解一下我们国内光刻机行业的发展状况。”

盛博鸿微微斟酌了一下语言:“表面上看,其实我们现如今和顶尖的厂商并没有本质的差距,大家都卡在193nm波长的光源上,至今没有新的光源技术能够降低波长。”

“但是其实我们行业内的人自己心里清楚,人家是有着十数年积累的,一旦人家率先突破这个节点,我们就会被甩的越来越远。”

曹骞微微思考,把准备好的浸润式光刻机的技术文件交给两位院士。

“光源技术并不是我擅长的领域,但是我站在边缘的视角曾经有一个考虑,光源上全世界暂时都没有技术突破,但是其实光通过介质也会降低波长,所以或许我们可以在折射介质上下功夫。”

“而我考虑的这个介质,就是水!”

两位教授微微皱着眉头,思考着曹骞话里的意味。

芯片制造是需要完全无污染的环境,制造过程中加水容易产生水泡和造成污染,直接影响芯片的良品率,他们不认为这是好的方法。

“这是我国外实验室的验证数据,经过我们不断的优化方案后,用水作为折射介质,可以稳定让193nm的光波降为132nm。”

两位教授看过方案以及实验结果的数据后。

都忍不住深吸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