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海底椰最新小说全文阅读

2023-07-30 14:16:40    编辑:海底椰
  • 寒门状元 寒门状元

    自寒门崛起于微末,好儿郎封王拜相!突然穿越到古代,饭都要吃不起了,还让人逼迫当上门女婿,没关系,诗词在手,天下我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外族入侵?大炮射程以内,遍地都是真理!

    白魅影 状态:已完结 类型:古代
    立即阅读

《寒门状元》 小说介绍

热门小说《寒门状元》由海底椰所编写的古代风格的小说,本小说的主角晏安陈迈,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自寒门崛起于微末,好儿郎封王拜相!突然穿越到古代,饭都要吃不起了,还让人逼迫当上门女婿,没关系,诗词在手,天下我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外族入侵?大炮射程以内,遍地都是真理!...

《寒门状元》 第6章 免费试读

第6章

活字印刷,只要按照文稿内容,将单字放到模板中即可,相比于需要重新制作模板的雕版印刷术,能节约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其中的道理并不难理解,经过晏安一番解释,叶庄立刻明白了过来,猛地一拍额头:

“是了,这样成本就降下来了啊,许多以前印不起诗集的人就能印书了。”

大商的文人学子众多,每年都会举行大量诗会,以交流诗词歌赋,只是印刷成本居高不下。

文人之间的交流,全靠狼毫墨笔手抄,这导致了大量的诗赋明珠蒙尘,只能在一个小圈子中流通。

如果使用活字印刷术,就只有纸张和墨块的成本,到时候必然会有无数人出诗集文集。

远的不说,九月乡试,只有一些富贵子弟有资金刊印诗集到处送人。

一旦印刷成本降低下来,大部分对乡试抱有想法的学子,就是省吃俭用,也会咬牙拿出一笔银子来刊印几本诗集。

无论是送给恩师同窗,还是找门路递给当地颇有名望的大儒,都能增加不少中举的几率。

按照以往的惯例,乡试有两名主考,一人由朝廷从翰林院学士中派遣,另外一位则是由本地学管和州府共同推荐的本地名宿大儒。

叶庄围着晏安转了两圈,上上下下打量着晏安。

晏安被他的浑身不自然:“我是个正常人,你离我远点。”

叶庄背着手感叹道:“我就是想看看,你是哪儿和我们不一样。”

晏安好气又好笑道:“我从小生活在匠户巷中,见惯了这些叔伯干活儿,所以才偶然产生这些想法的。”

叶庄愤愤不平道:“我还从小在书局中玩耍呢,甚至有几次还帮着印刷了不少东西,怎么我没产生这样的想法?”

晏安乐了:“大概是我比较聪明?”

叶庄沉默了一会儿,随后说道:“罢了,和你较这个劲儿没意思。”

晏安笑了笑,开始和叶庄聊正事儿:“这会儿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两个,一个是打广告的问题,也就是联系学子们前来刊印诗集。”

“另一个,需要购买大量的墨块和纸张。”

叶庄点了点头:“联系学子的事儿,咱们可以去书院里说一下,只要刊印的质量过关,想必不用我们多说,山长也会把这个消息给传出去的。”

“我今儿出门走得急,只带了五十两银票,你留着用。”

说着掏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递给晏安。

这还是晏安第一次看见银票,因此仔细端详了一番。

银票用的是质量最好的清源纸,正中间是正楷书写的“伍拾两”三个字,右下角上盖着张记票号的红章,而正下方则是一行小字。

“凭此票可在张氏票号兑换现银五十两”。

晏安小心将银票收好:“来,签个字吧,我立了两张契书。”

叶庄走到旁边的桌子上,果然看到上面放着三份字据。

叶庄拿起一张,草草扫了一眼,大意就是晏安、陈迈、叶庄三人共同成立一家名叫陈氏书坊的铺子,其中晏安凭借想法占五成股份,叶庄凭借人脉占三成股份,而陈迈占两成股份。

叶庄虽然叶家的三公子,条件比起一般人好很多,但是一年也就二百两银子的例钱。

换到其他富家公子身上,两百两只勉强够喝一晚上的花酒。

晏安在赚钱的时候愿意带着他,手头没有那么富裕的叶三公子也不扭捏,欣然同意:“那五十两就当我入的份子钱吧。”

晏安摆了摆手:“等秋试过后,我会从公帐取五十两银子给你。”

叶庄无语道:“所以你就给我送了三成份子?那我不成了吃白饭的人了吗?”

晏安笑着详细解释道:“让你占三成,一方面是成立书坊,需要在官府建立文书,我们三人中只有你在官府中有人脉,所以等乡试之后,你就得去跑这件事了。”

“第二方面,你们家有产业,以后规模做的稍微大一点,需要什么人脉还得辛苦你去联系。”

“第三方面,你交游广阔,以后诗会什么的,都需要你去打广告。”

叶庄玩笑道:“你这说的,好像是要我去谈什么几万两的大生意一样。”

晏安也笑了笑,接着异常认真地说道:“我们以后会赚很多钱,总有一天,你需要去谈几万两的大生意。”

虽然是由一个玩笑引发,但是看着晏安格外认真的样子,叶庄不由相信了几分。

一直在旁边听着的陈迈两只手上还沾着泥土,颇有些局促地说道:“晏安哥,你每个月给我四两银子,已经够我家过得不错,我实在不能要你给的份子。”

晏安笑了笑,拍了拍陈迈沾了几点胶泥的肩膀:“我和叶庄都要去参加乡试,这段的时间订单,从印刷到装订,到时候都是你一个人的工作,每月四两的银子是你应得的工钱。”

“至于份子,我和叶庄以后多半是要走仕途,明面上肯定不能去做生意,所以需要有人站在明面上。”

“而且要做生意,得把你的户籍从工籍改成商籍,大商对商人的限制太多了,这样对你很不公平。”

“所以你不要拒绝,给你两成份子的事儿,是我考虑了很久才决定下来的。”

大商等级森严,士农工商,每往下一个阶级,限制条件就越多,比如商人虽然富有,但是出行时拉车的马匹不能超过两匹,衣着不能穿最高等级的绫罗。

陈迈这才放下心来:“好吧,晏安哥既然这么说了,那我就接受了。”

正事儿谈完,叶庄又要到处去送诗集,临出门前他不忘记嘱咐晏安:“对了,晏兄,印刷的事儿搞定了,你要首先给自己印几本诗集出来,正好这段时间我要去参加不多的诗会,顺便帮你扬扬名。”

晏安点头应下,随后想到,既然要印书籍,那么过段时间,也应该回书院看看。

晏安和叶庄就读的是江州大名鼎鼎的云山书院。

虽然坐落在江州这一繁华之地,书院中又延请了不少江州出名的才子大儒来讲学,但是书院的束脩却极低,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

当初晏安的父亲去世之后,晏安一度游走在失学的边缘上,当时先生许子由向山长说了情况之后,山长特意免除了晏安的学费,还以书院的名义给晏安赠送了几本书。

忙忙碌碌过了七八天,晏安和陈迈终于将第一批的活字做了出来。